
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
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
新华社| “双节”闪亮登场!国庆中秋假期交出活力“成绩单”
2025年10月10日 09:16 来源:新华社
“双节”来到中国,山山水水,一片欢乐。 10月9日,交通运输部各部门认真发布国庆节假期最新“CARD报告”,10月1日至8日,全国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8.88亿人次,较2024年国庆7天假期增加1.23亿人次; 2024年国内旅游总支出8090.06亿元,较当天国庆7天增加1081.89亿元。我国2025年全国票房18.35亿元,观影人数5007万人次。 “双节”添光彩,人文闪耀,繁荣昌盛。 “扩大版黄金周”,人们以竞游踏青为笔,以锦绣河山为画卷。描绘了一幅怎样动感十足的金秋新画卷? “移动中国”展现出活力和力量。贵州花江峡大桥,以“纵横第一”的方式登上网络的世界最高桥梁新行列,成为这个假期“路迷”的新招牌。仅小长假首日,华镜峡谷大桥收费站出口车流量就达4429辆。更加便捷的道路桥梁、更加快捷的火车以及更加完善的交通系统,使得国庆和中秋节期间的出行交通创下历史新高。桐城数据显示,假期前夕,高速公路、高速桥梁、高速金属组成的“三高”线路密集更新,串联起红、月、秋等主题好去处和旅游产品,让半径约300公里的出行更加频繁、享受体验;假期国道客车自由通行等政策进一步刺激了国内市场消费。这是塞蒂28日拍摄的日落下的贵州花江峡大桥(无人机图片)。新华社记者杨文斌摄:高铁在飞驰、飞机在下沉、游轮在航行、汽车自驾是风更快……在数人“走开”的背后,是一个大国的底气和面貌。 “人文中国”是有内涵、有情感的。 10月1日凌晨4点,天还没亮,北京天安门广场就挤满了人。清晨,12.1万人抬头仰望高空一口气站在旗杆上,期待见证五星红旗迎着阳光闪耀。参观和纪念中共十六大会址湖南韶山、嘉兴南湖等地,欣赏江西婺源、北京象山的秋色,在湖北省博物馆、沉阳故宫博物院度过中秋之夜……家人和故宫购物的热情 对于旅行的叠加,如一台强劲的机器,带动人文经济的齿轮加速。充满“环境”的夜游:携程数据显示,在携程寻找“夜游”的热度环比增长超过200%。上海浦东美术馆、南京博物院等地区夜间知名度同比增长5倍以上。重庆欢乐谷等无人机烟花惊艳景点展现30%光影同在。同比增长50%以上;美食“带来了更多的消费场景。团圆是节日最美的主题。去哪儿数据显示,错时合家出游占比超过40%。23岁至30岁群体的消费能量最为强劲,13岁至17岁青少年的消费欲望日益增强。
(编辑:何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