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法严厉打击假冒消费主打产品
发布时间:2025-10-09 09:47
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 依法严厉打击假冒消费主打产品 十月 产品和安全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、生存和财产。记者近日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,今年以来,围绕儿童用品、学习用品、燃气设备、移动电源、农产品等基础领域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组织国家对164类16000余批次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。目前取样工作已完成。为防止部分行业非理性竞争,避免可能出现的低价低质风险,对光伏组件、新能源汽车等产品质量进行专区检查。产品是首次进行。同时,国家管理和抽查上网产品批次数量比去年增加70%,区域检查将重点关注低端产品。近年来,电动自行车、家用电器等产品因质量缺陷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报道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执法检查局副局长彭增田表示,今年起,国家市场监管系统专门针对MGSA消费品,加强线上线下联合执法,严厉查处强制通行不符合国家标准、以假充真、以次充好、欺凌产品等质量违法行为。同时,针对网络平台销售的假冒伪劣产品问题,我们对龙头交易平台企业进行了大量约谈,并发布行政指令,鼓励网络交易平台按照平台经营法律和标准履行企业责任。据统计,今年以来,共查处、处理各类产品质量违法案件5.32万起,移送公安机关107起。相关常见违法案件不断曝光于社会公众面前,形成强烈警示和破坏作用。今年上半年,充电宝自发事故和CCC认证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。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雷广成表示,针对多起自愿烧毁事件,国家监管总局已成立召回提醒小组,对广东、江苏等地进行管理。目前,深圳市罗曼斯科技有限公司、安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、小米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共召回存在安全隐患的移动电源产品,涉及数量超过135万只。 “我们进一步收紧CCC认证管控,进行‘回头看’,组织相关指定认证机构对获得CCC认证的移动电源、锂电池产品进行深度检查。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一级巡视员李春江表示,“同时将充电宝等领域纳入CCC认证范围内的锂电池企业,并追回600余家证书。已获证书的企业产品及信息电商已被删除或下架涉案充电宝产品,严禁e销售的标志和贴纸上有CCC认证字样。目前,相关电商平台屏蔽相关链接近8万条。与传统的假冒卖家犯罪相比,利用电商渠道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规成本更低、营销模式更新、渠道假冒卖家更加隐蔽、管理难度更大。今年以来,市场监管总局加大了对线上产品的管理力度,修复并开展了重点线上产品质量安全核查试点工作,并以电动自行车、移动电源等10个重点产品作为“Ps PsRescue”成功案例,形成了包括消费者认可在内的全链条管理机制。目前,淘宝、天猫、快手、拼诺多等10家平台公司联合发起带码商品验证牵头倡议,有意销售带码商品,持续凸显产品接口代码配合Pilot验证工作的实施。 “我们将继续加强网络销售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管理,将‘遵守商品销售平台企业发展情况’纳入全市‘月报’,接到投诉后立即处理,大幅加强分类检查、分类检查的范围和频率。”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泽南表示,今年以来,平台商品销售即时投诉量同比下降15%,网上商品管理产品成效开始惠及民生。纳入——包括排除堵塞,产品供应质量将不断提高。国家总局质量司司长 王胜利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人表示,今年以来,共帮助10.3万家企业提高产品质量,帮助其增加工业产值118.8亿元,提升企业质量和品牌能力。 “下一步,我们将严格排查风险隐患,结合各方责任,严格管理、执法,同时进一步推进质量技术援助,继续保持产品质量安全稳定向好的态势,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”王胜利说。 (编辑:胡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