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让肺炎球菌“瞄准”您的孩子!专家专家教你
发布时间:2025-11-13 09:52
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 值此国际肺炎日之际,众多儿科和公共卫生专家纷纷发出警告:肺炎球菌这种看似普通的细菌,正悄然威胁着全球数百万婴儿和儿童的生命。最新数据显示,全球每年有超过70万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肺炎,相当于每43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肺炎。肺炎球菌也是引起我国5岁以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和死亡的主要细菌病原体。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科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国英指出,aof 2021年《柳叶刀》全球死因分析显示,下呼吸道感染仅占1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4.2%,仅次于新生儿。在中国,超过一半(53.7%)的0-12月龄儿童侵袭性肺炎球菌病(IPD)需要入住ICU接受治疗,近40%(38.8%)需要气管插管。即使采用标准抗生素治疗,肺炎球菌脑膜炎的死亡率仍高达20%-30%。 “当肺炎球菌破坏防线时,它们可以侵入肺部、血液甚至脑膜,引起肺炎、细菌或脑膜炎,其后果往往是不可逆转的。”张国英说道。为什么婴儿和儿童身体虚弱?张国英解释说,即使是mgA宝宝,出生时也能从母亲那里获得抗体,这些保护性抗体通常在6-14周龄后迅速衰减,到6个月龄时基本消失。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统要到5岁才成熟。 “免疫窗口期”恰逢“免疫窗口期”IPD发病率较高的ge组(6个月至2岁)。尤其是秋冬季节或入院最初几天,密切接触进一步增加感染风险。 “这不是孩子的‘体能困难’,而是生理发育的一个自然阶段。”他强调。面对这个“隐形杀手”,专家们一致认为,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。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科长陈秋平指出,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(PCV13)最早可在6周龄时接种。一般建议在2、4、6月龄时完成三剂初次免疫,在12至15月龄时完成一剂加强免疫,共四剂。如果错过了常规疫苗接种流程,只要完成接种,依然可以获得有效的保护——5岁前加强疫苗接种。建议提前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沟通,根据孩子年龄制定个性化的疫苗接种计划,避免因疏忽而失去保护机会。 “儿童肺炎疫苗就像挡住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,阻止了后续一系列严重的连锁反应。”陈秋平说道。 Nhe提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年来的监测数据:自PCV13引入以来,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率与血清型相关的PCV13的发病率与血清型相关。这一趋势与全球经验一致——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(CDC)明确将疫苗列为“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首选策略”,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(NHS)也将其纳入婴儿常规免疫计划。值得注意的是,流感会显着增加肺炎的风险莫球菌感染。研究表明,每个流感季节约12%-20%的IPD病例是由流感引起的,合并感染的儿童入住ICU或死亡的风险更高。因此,同时接种流感疫苗也至关重要。然而,在实际接种过程中,有一群人却处于尴尬的境地:早产儿、心脏病儿童、哮喘或食物过敏等“特殊健康状况”的儿童。 “许多家长被告知‘他们的孩子身体状况特殊,不能接种疫苗。’”其实,这是一个误区。 ”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张良芬表示:“这些孩子绝对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,需要更多疫苗的保护。正是针对这种情况,我们为有特殊健康状况的儿童开设了评估诊所。”戴家珍,d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预防保健科主任提醒,疫苗的安全有效离不开家长的配合。接种疫苗前,必须确保孩子无发热、急性感染或其他不适症状,无疫苗成分过敏史;如果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物,应详细告知医生。来接种疫苗时,不宜让孩子空腹或过量。应给孩子穿上干净、宽松的衣服,以便容易暴露接种部位。接种疫苗后需要观察30分钟,以便医生在这段时间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处理。回家后,让孩子休息,避免剧烈运动,多喝水,不要揉搓接种部位,保持接种部位清洁,防止传染l 感染。同时,严格观察孩子的体温、精神状态、接种地点的变化。 “大多数反应,如局部红肿、低烧等,都是一般反应,可能会在1-2天内自行消失。”戴家珍强调:“如果孩子出现高烧(体温≥38.5℃)持续3天以上,或出现全身不适、异常哭闹等其他症状,应按时去医院就诊,并向接种单位汇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