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风电锁定“50亿千瓦”新目标
发布时间:2025-10-22 09:54
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 “十五五”期间,我国每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不低于1.2亿千瓦,其中每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不低于1500万千瓦。确保2030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,2035年至少达到20亿千瓦,2060年达到50亿千瓦。10月20日,在2025年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(CWP 2025)上,来自全球1000多家风能企业的代表齐聚“风能表达能源表达” 》明确了上述中长期 风电行业的发展目标和需要采取的行动。 “我国风电产业基础雄厚,市场空间广阔,创新丰富,发展前景广阔。我们有信心、有决心、有能力推动风电长期稳定增长。”国家能源局新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惠民在会上表示,下一步要科学编制“十五五”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,加快沙格皇新能源基地建设;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,加快研究出台 深海风力相关规划文件和管理办法;推动风电联合开发,不断拓展“风电+”模式。 2020年10月,同样是在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,全球400多家风能企业代表一致通过并共同发布了《风能北京宣言》,确保我国风电年均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。 2025年后,我国风电年均装机容量至少应达到6000万千瓦,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,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。事实上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风电产业发展速度超乎预期。 2020年至2024年,年均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将超过6000万千瓦。截至今年8月底,全国电网合并并网容量达到5.8亿千瓦,比2020年翻一番。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。大单位容量、叶片长度、轮毂高度均创下世界纪录。技术进步带动风电投资和建设成本稳步下降。今年9月,秦刚刚公布了新一轮确定贡献目标,明确到2035年,风电、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是2020年的6倍以上,力争达到36亿千瓦。为此,“宣言2.0”提出,在全国范围内锚定确定的贡献,实现风电装机容量50亿千瓦。 “宣言2.0”指出,中国风能资源丰富,发展潜力巨大。 “三北”地区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75亿千瓦,可通过就地消纳、跨区域平衡提供最低限度的电力供应;中部和东南部陆上风能资源经济技术开发量超过25亿千瓦,因地制宜集约开发空间广阔;经济技术发展马来西亚或海岸300公里以内的陆上风能装机容量超过27亿千瓦,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开发阶段。潘惠民宣布,下一步要坚持本地消费和外部消费并重,加快以沙格璜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、光伏基地项目建设。同时,要坚持远近结合,规范有序推进省域海域沿海风电开发,推动我国沿海11省沿海风电规划实施,夯实沿海风电发展基础。 “‘十五五’是我国风电进入全面市场化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。国家主管部门将加紧完善体制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,形成真正适应风电高比重的市场机制,借助市场化推动风电发展。“宣言2.0”倡议。潘惠民表示,国家能源局将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,以保证新能源项目主要收入为抓手,推动机制电价更好实施,推动地方政府加快出台风电补贴政策。 制定实施方案,合理设定不同界限,处理好电价下调的关系,坚决防止市场效应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,积极引导和推动适应新能源特点的电力市场机制和政策建设。广大企业也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以市场为导向,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,提高整体竞争能力。在企业生存和发展方式的变化下,风电联合一体化发展也受到关注。据了解,国家能源局下一步将积极推动风电与多种能源协调发展,强化工业生产上下一体化变革,积极推动风电商业化落地,以及风电、海洋牧场、海水淡化等千个乡镇的各类一体化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