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
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
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(0107190)(京ICP040090)
本报记者 张相毅 根据近日公布的2025年四季度国债发行安排,四季度将变更两只超长期特别国债,并分别于10月10日和10月14日进行招标。证券日报记者发现,10月9日,我国今年累计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.23万亿元。上述两只超长期特别国债成功发行后,今年预算组织的1.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全部发行。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速度总体加快与去年相比,增幅明显。可见,政策目标是快速、持续地发放资金,既保证发展实物工作量资金早日落实,又维护市场预期稳定,进一步强化检察政策逆周期调节。根据预算确定,1.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,8000亿元用于加大支持“两大”工程建设,5000亿元用于扩大“两新”政策实施。从资金释放情况判断,国家发展改革委林郑月娥日前9月30日宣布,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向地方政府发放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,用于支持贸易消费品。截止目前,已累计300元人民币全年中央资金已下达。此外,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1880亿元设备更新投资补助资金下达,8000亿元建设项目“双重”项目清单也出炉。明明认为,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有力支持了“两大”工程建设和“两新”活动。今年以来,市场销售政策支持不断完善,交易政策对于KAL消费者事业的影响开始显现成效。国债基金不仅贡献基础设施投资,还通过抓住内需促进消费。 “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进一步强化了投资,扩大了消费需求。”陕西巨峰投资信息有限公司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做报告《证券日报》记者从今年来看,超长期专项国债支持的设备更新投资补贴资金共支持了约8400个项目,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。 300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,加大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力度,促进消费增长。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,今年前8个月,全国共有3.3亿人申请消费品贸易补贴,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;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及音像用品、文化办公用品、工具、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.4%、22.3%、22.0%和21.1%,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.6%。浅谈如何更好地运用超长期专项资金对于未来的政府债券基金,明明表示,项目筛选要与货币的使用结合起来,未来会优先投向能够尽快产生实物工作量的领域,带动民间投资和消费,促进经济内生动力增强。
(编辑:华庆建)
中国经济网公告:股市信息来源于媒体合作社和机构。这是组里的个人意见。本文仅供投资者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投资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。